一篇图文攻略助你轻松选出肝癌最佳治疗方案
表 1 肝癌治疗手段汇总
所有人都要看,引发肝癌的罪魁祸首是谁!
4、微量元素
除此之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当人们大量摄食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并且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
6、遗传因素
英度国际官方网站的所有文章及内容均为英度国际原创,版权及其他一切相关权利均归属于英度国际所有; 1.未经英度国际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网站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 2.对于需要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文章或内容的,请及时和本网站进行联系。对于经本网站明确授权和许可使用网站文章及内容的,使用时请注明文章或内容源自英度国际; |
肝,你还好吗?肝癌早筛很重要,这些标志物一定要知道!
作者:春风健康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就有中国著名摇滚歌手臧天朔因肝癌离世,同一天晚上,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因胰腺癌肝转移去世。
在文艺界因肝癌不幸离世的还有傅彪、陈逸飞、路遥、罗文、沈殿霞等知名人士。不难看出,现在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得癌症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以上,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在死亡面前命运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不是有名,是不是年轻,没有谁逃得过。
相较其他器官,发生在肝部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让人感觉来势汹汹,一发现就是晚期。然而,对于肝癌我们并不是无计可施,做好早期筛查能有效提升其治愈率。
肝癌筛查的肿瘤标志物
谈到肝癌筛查就必须要说到肝癌的肿瘤标志物。那么,肝癌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呢?这些数值又反应什么?下面就从一份报告单开始了解肝癌的肿瘤标志物。
我们从上图中选择几个重要的诊断肝癌的标志物给大家讲解一下:
小编提示
肿瘤标记物种类有很多,每个数值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临床上检测时也是选择多种肿瘤标志物一同检测,而不是说检测到AFP异常就是肝癌,CA125异常就是卵巢癌或者PSA增高就是前列腺癌。而是选择几种与要检测的癌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一起检测,最后,依照综合结果来判定患者的病情。
备注:由于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的不同,每个检测机构的参考指标也会有不同,分析病情时,请参考检测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
NO1. 甲胎蛋白(AFP)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血清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AFP≥400ng/ml超过1个月,或≥200ng/ml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超检查,必要时做CT/MRI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AFP指标代表的意义:
(1)原发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除外),定量试验常大于400ng/ml。
(2)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在300ng/ml以下。
(3)其他肿瘤肝转移。
(4)正常妊娠孕妇12周至38周可升高,多在40~540ng/ml之内。
(5)急性失血后偶可升高。
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下面以临床肿瘤标志物具体实例进行剖析:
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查
当血清AFP值≥400ng/ml且连续升高4周,往往提示肿瘤体积较大,多为巨块型或弥散型。
怀孕引起AFP指标升高
AFP值高有时还可能意味着喜事,因为怀孕也会使AFP指标升高,正常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AFP会达到最高峰(一般不超过200ng/ml),以后逐步下降,到胎儿出生后恢复正常。
妊娠女性产前羊水筛查
NO2. 癌胚抗原(CEA)
正常参考值:0~5 ng/ml
血清CEA是一种较为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可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转移性肝癌等常见肿瘤的辅助诊断。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CEA 测定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
CEA可用来筛检癌症的高危险群,但不适合做为诊断癌症的证据。一般而言,CEA若高于10.0 ng/ml,罹患癌症的机率颇高,最好立即接受其他进一步的检查。
NO3. 铁蛋白
正常参考值:男性:30~400ng/ml 女性:13~150ng/ml
铁蛋白现被称为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特别是对AFP阴性患者。
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ng/ml,当肝癌发生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NO4. 癌抗原CA125
正常参考值:0~35 U/ml
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在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中CA125均有很高比例的表达,可作为一个肿瘤筛查中的广谱指标。
NO5. 糖链抗原CA19-9
正常参考值:0~37 U/ml
CA19-9为消化道癌相关抗原,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胆囊癌、胆管癌、肝癌和胃癌CA19-9的阳性率也很高。
此外,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中CA19-9阳性率大约为50%、60%、65%。
NO6. 癌抗原242(CA242)
正常参考值:0~20 U/ml
CA242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有86%和62%的阳性检出率,对肺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CA242用于胰腺癌和良性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也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预后及复发鉴别。
一些新的肝癌标志物
PS:由于传统肝癌诊断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虽然具有特异性,但其阴性的肝癌患者占肝癌总数的30%~40%,AFP作为肝癌筛查的标志物仍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癌胚抗原(CEA)在消化道肿瘤方面特异性较强,在诊断肝癌方面不具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活度,那么,新型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又有哪些呢?
TOP1.microRNA(miRNA):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了检测组织和血清中miRNA的表达水平可用于肝癌的诊断、预测肝癌的病理学分型和肝癌预后,在肝癌的筛查和随访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OP2.LncRNA:LncRNA比miRNA更具时间及空间特异性,且在细胞内稳定表达。LncRNA的二级结构稳定,因此在体液中不易被降解,容易检测,可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证据。
TOP3.DKK-1(dickkopf-1):DKK-1是一种可以拮抗Wnt通路的分泌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肝癌、肺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DKK-1是一种潜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同时,血清中DKK-1水平可区分肝癌、肝硬变及慢性乙肝,对早期肝癌的诊断准确率高,检测方便。
TOP4. 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90α,Hsp90α):Hsp90α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表面并分泌至细胞外的保守的分子伴侣,Hsp90α在多种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大幅度升高,且和肿瘤恶性程度成正相关。
结 语
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早诊早治是关键。近年来,随着关于肝癌肿瘤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随着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及代谢组学的发展,各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结合液体活检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效率。
有参与临床试验需求的患者可以关注下方:春风健康公众号 的患者招募进行咨询。
英度国际官方网站的所有文章及内容均为英度国际原创,版权及其他一切相关权利均归属于英度国际所有; 1。未经英度国际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网站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 2。对于需要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文章或内容的,请及时和本网站进行联系。对于经本网站明确授权和许可使用网站文章及内容的,使用时请注明文章或内容源自英度国际; |
战胜肝细胞癌,你需要知道的疾病知识
作者:春风健康
了解肝细胞癌的基本常识
1、肝细胞癌是这样形成的
肝细胞癌与其他的一些常见实体肿瘤(比如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甚至甲状腺癌)一样,都有一个长期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但是与其他一些肿瘤也有不同,它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往往发生在一个长期慢性的肝病基础上,比如说长期慢性的肝炎、肝硬变。在我们国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乃至一些特殊地区的水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等,都是导致长期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当然有些病因是地区性的,它的高发区域往往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发区域,所以这些因素我们认为是肝癌的高发因素。
2、肝细胞癌常见的临床表现
其实在比较早期的时候,肝癌包括其他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比如说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往往都没有特异的症状。而对于肝癌来讲,由于它多发生在一些长期慢性的肝病的基础上,所以说很多肝病的症状与肝癌的早期表现是伴随而来的,比如说纳差,也就是说我们食欲不好、乏力、没有精神、厌食,甚至消瘦、黄疸、腹水、蜘蛛痣、下肢肿胀等。这些都可能是一些肝癌的表现,也可能仅仅是严重肝硬化、严重肝病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明白,很多恶性肿瘤,包括肝癌在早期是没有特征性的表现的。
肝细胞癌的相关检查
1、两类人群需要进行肝细胞癌筛查
肝细胞癌的筛查分成高危人群筛查和肿瘤本身针对性的筛查。高危人群筛查是针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比如说长期慢性乙肝病人、有肝硬化的病人、患有丙肝的病人,这些都是我们医生所指的肝癌的易发高危人群,也就是我们进行肝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另外一部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就是那些肝脏已经出现了可疑的病变,但是又没有明确是肿瘤的这部分病人,或者没有明确是恶性肿瘤、肝癌的这部分病人就需要进行特殊的、关注性的检查。他的检查期限、检查的关注度都要比一般的高危人群还要具体,关注度还要高一些。
2、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是肝细胞癌筛查的主要方式
对于肝细胞癌针对性的检查,主要分为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是体表超声,这是比较经济实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检查医生的经验和水平以及对设备要求比较高。另外,必要的时候我们还会采用增强的CT或者核磁等等。对于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对于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主要的一个检查项目是甲胎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AFP。如果是胆管细胞癌,除了甲胎蛋白以外,往往还包括了CA199,以及癌坯抗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EA。
3、诊断肝细胞癌,通常不需要病理学检查
关于肝细胞癌的诊断,要特别要强调的是,肝细胞癌是唯一一个不需要病理学诊断的实体瘤。通过影像学的诊断,就能够确诊。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影像学表现不是那么确切,不是那么典型的时候,其他一些相关的检查手段,比如增强的超声、针吸活检,都是必要的手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肝细胞癌来讲,通过增强的CT或核磁就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免疫治疗,超出预期的肝细胞癌治疗方式
1、多种方式可以用于肝癌的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疗等等。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切除,以及肝脏移植,目前认为可以取得潜在治愈机会,当然有严格的适应症。内科治疗包括化疗以及新近发展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这几年我们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靶向治疗此前一直是索拉非尼一枝独秀,但现在有一些新的药物,尤其是仑伐替尼,给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免疫治疗是整个肿瘤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热点,也是最有希望的一个研究方向。它不仅仅对整个肝癌人群有超出预期的效果,而且对中国人更有好的效果。
2、免疫治疗获益突出,是肝细胞癌治疗的新希望
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三种类型的治疗方式中,针对肝细胞癌来讲,免疫治疗无论是在生存期的延长方面,还是在有效率方面,以及今后与其他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应用带给我们的获益方面,应该说给我们的希望会更大,我们对免疫治疗的期待也会更高。
3、肿瘤免疫治疗安全可控,值得未来深入研究和使用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中,还属于比较新兴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我们对这种治疗方式的研究,无论是从疗效的期盼方面,还是从毒副反应的应对方面,还远远不够深入。但是从目前的经验、数据、临床研究的结果来看,免疫治疗的疗效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而且并发症、毒副反应,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应该说没必要引起太大的忧虑。
英度国际官方网站的所有文章及内容均为英度国际原创,版权及其他一切相关权利均归属于英度国际所有; 1。未经英度国际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网站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 2。对于需要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文章或内容的,请及时和本网站进行联系。对于经本网站明确授权和许可使用网站文章及内容的,使用时请注明文章或内容源自英度国际; |
9靶点抗癌“神药”卡博替尼又下一城,FDA批准其用于治疗肝细胞癌
作者:春风健康
2019年1月14日,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江湖人称“XL184”)通过FDA批准用于治疗先前治疗过的肝细胞癌!这也是卡博替尼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之后攻下的新一种癌症。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市场上很多靶向药也就1-3个靶点,而卡博替尼居然有9个靶点,在目前治疗癌症的靶向药中独占鳌头。9个靶点分别为MET、VEGFR1、VEGFR 2、VEGFR 3、ROS1、RET、AXL、NTRK、KIT。
下面简单回顾了一下卡博替尼的获批历史,而且还有很多癌症病种的临床实验在进行中,卡博替尼尚在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包括:肝癌、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肠癌等
批准历史:
2016年4月26日 FDA批准Cabometyx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2017年12月19日 FDA批准Cabometyx片用于以前未经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
2019年1月14日 美国FDA批准Cabometyx片治疗先前治疗过的肝细胞癌
卡博替尼对多癌种有效
现阶段卡博替尼针对很多癌症开展了临床试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下现阶段已经公布的一些临床试验初期的结果:
1、肺癌:
①用于RET融合:总体客观有效率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
②用于EGFR野生型经治的肺癌患者:单药卡博替尼vs 卡博替尼联用特罗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3个月vs4.7个月,总生存期为9.2个月vs13.3个月。
③用于EGFR-TKI治疗失败的肺癌患者:卡博替尼联合特罗凯疾病控制率为67.6%(25 of 37),22例患者肿瘤缩小>30%。
2、肾癌:临床研究表明卡博替尼VS舒尼替尼:中位无疾病进展期8.6个月VS 5.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26.6个月 vs 21.2个月。
3、肝癌:卡博替尼治疗肝癌,疾病控制率达66%。
4、甲状腺髓样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1.2个月。
5、联合oppo治疗的实体瘤:总体客观有效率是38%,疾病控制率71%。
6、骨转移:肝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骨转移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率分别可达76%、71%和58%,黑色素瘤、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5%、45%和40%。
知识卡片
PF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从入组开始到肿瘤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
O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HR:风险比,Hazard Ratio **
具体数据可以参阅之前发布的文章:
《细说9靶点抗癌“神药”——卡博替尼,多种癌症有效骨转移控制效果突出》
《三分之一的价格!9靶点“广谱”抗癌药——卡博替尼,碧康全球首仿上市》
肝癌临床数据
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使用卡博替尼治疗的中位生存期是10.2个月;安慰剂组的生存期只有8个月,PFS数据具体如下:
临床结果显示使用卡博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2个月;安慰剂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只有1.9个月。PFS数据具体如下:
不良反映映情况
卡博替尼组与安慰剂组相比:
(1)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68% vs. 36%;
(2)最常见的高级别不良事件是手足皮肤反应(17% vs. 0%), 高血压(16% vs. 2%),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12% vs. 7%), 疲劳(10% vs. 4%)和腹泻(10% vs. 2%)。
参考:Ghassan K. Abou-Alfa, M.D., Tim Meyer, M.D., Ann-Lii Cheng, et al.Cabozan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nd Progress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卡博替尼治疗骨转移
骨转移是很多肿瘤患者晚期都无法避免出现的疾病转归,特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肺癌的数据报导不一,有的高达85%。
数据解读
临床结果显示,卡博替尼对肝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骨转移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率分别可达76%、71%和58%,黑色素瘤、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5%、45%和40%。
在一项II期篮氏研究中,采用卡博替尼治疗多种晚期实体肿瘤。下图为两位骨转移的mCRPC患者,在疾病进展的情况下,每天接受40mg的卡博替尼治疗,6周后,骨扫描显示骨转移情况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1、Gordon MS, Vogelzang NJ, Schoffski P, et al. Cabozantinib (XL184) has activity in both soft tissue and bone: results of a phase II randomized discontinuation tri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tumors. J Clin Oncol.2011. (suppl; abstract 3010).
2、A Dose-Ranging Study of Cabozantinib in Men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 Cancer and Bone Metastases.
肝癌临床试验招募
【临床招募】K药(派姆单抗)招募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临床招募】百济神州PD-1抗体对比索拉非尼招募肝细胞癌患者
【临床招募】再鼎医药招募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临床招募】百济神州PD-1抗体招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
英度国际官方网站的所有文章及内容均为英度国际原创,版权及其他一切相关权利均归属于英度国际所有; 1。未经英度国际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网站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 2。对于需要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文章或内容的,请及时和本网站进行联系。对于经本网站明确授权和许可使用网站文章及内容的,使用时请注明文章或内容源自英度国际; |
7月1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默沙东公司 (MSD)的Keytruda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优先审查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在这项申请中,默沙东公司的抗PD-1疗法将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其它疗法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患者,预计今年11月9日之前FDA完成审批。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85.4万人,而死亡81万人,死亡与发病比高达0.95。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棘手、预后很差,特别是在中国,由于人口即占全球1/5,我国原发性肝癌每年发病人数达46.6万,死亡42.2万,发病和死亡人数均超过了全球50%。
KEYNOTE-224调查组在Lancet Oncology发表了题为“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sorafenib(KEYNOTE-224): a non-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的原创研究。
KEYNOTE-224研究旨在研究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一种PD-1抑制剂,在索拉非尼经治后的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
KEYNOTE-224研究是一项非随机,开放标签的2期临床研究,募集了来自10个国家47个医疗中心和医院的104名索拉非尼经治后的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研究了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在这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小编解读
这是一项Ⅱ期研究,共入组104例患者。结果显示,ORR达16.3%,中位OS为12.9个月。Pembrolizumab在索拉非尼经治后的进展期肝细胞癌的客观反应出现18/104 (17%; 95% CI 11–26)。表明对于索拉非尼经治后的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Pembrolizumab是一种有效且可耐受的治疗方式。
实验结果
首要终点结局是客观反应,次要终点结局包括反应持续时间,疾病控制,进展时间,PFS,OS,安全性。
无进展生存和总体生存:(图A)无进展生存(PFS)、(图B)总体生存(OS)。
104名接受pembrolizumab治疗的进展期肝细胞癌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95%CI 3·4-7·2),中位总生存期为12.9个月(95%CI9·7-15·5)。
12个月后,29例仍存活且无进展,无进展生存期为28%(95%CI 19-37),56例仍存活,12个月总生存率为54%(95% CI 44-63)。
名词解释
OS: 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PF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从入组开始到肿瘤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
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104例患者中有76例(73%)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16例(15%)患者严重。在104名患者中有25名(24%)报告了3级治疗相关事件; 最常见的是7例(7%)患者中ALT浓度增加,4例(4%)患者AST浓度升高,4例(4%)患者疲劳。发生1例(1%)4级高胆红素血症相关事件。一例溃疡性食管炎相关的死亡归因于治疗。 3例(3%)患者出现免疫介导的肝炎,但没有肝炎病毒复发病例。
声明 英度国际官方网站的所有文章及内容均为英度国际原创,版权及其他一切相关权利均归属于英度国际所有;
1。未经英度国际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网站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
2。对于需要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英度国际文章或内容的,请及时和本网站进行联系。对于经本网站明确授权和许可使用网站文章及内容的,使用时请注明文章或内容源自英度国际;
合肥研究团队发现新响应因子SVIL,有望为治疗肝癌提供新方向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18-07-03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研究员方志友课题组在肝癌微环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以 Supervillin promot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ypoxia via activation of the RhoA/ROCK-ERK/p38 pathway 为题发表在肿瘤学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doi: 10.1186/s13046-018-0787-2.)上。
肝癌为一种实体性肿瘤,瘤体生长迅速。肝癌组织的缺氧微环境广泛存在,这和肝癌细胞本身的特征以及癌组织中的血管紊乱有密切联系。很多研究表明,缺氧能刺激肝癌细胞的增殖,引起血管新生,加速侵袭,而且肿瘤缺氧对肿瘤治疗耐受也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肝癌细胞中缺氧相关响应分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筛选出更好的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物,对优化肝癌复发的分子预警体系提供更有效的新药治疗靶点,提高肝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方志友和陈学冉团队以肝癌细胞及原位肝癌裸鼠为研究模型,发现了一个新的肿瘤细胞缺氧环境下的响应因子 SVIL,能通过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的信号途径增强肝癌细胞上皮 - 间质转换过程,参与缺氧环境下的应激反应。SVIL 最早发现它是一个膜 - 微丝结合蛋白,参与调节微丝动力学介导的细胞运动。进一步研究发现 SVIL 存在 mRNA 水平的可变性剪切,已经发现三个 SVIL 剪切异构体:SV1、SV4 与 SV5,在不同条件下功能存在差异。
该团队研究表明,与正常的组织相比,SVIL 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上调。在缺氧环境下,SV4/SV5 的表达随着缺氧时间的变化而增加,并通过 RhoA/ROCK-ERK/p38 信号轴参与调控肝癌细胞的上皮 - 间质转换和转移浸润过程。这些研究成果为探究肝癌的病因、发病机理、发展规律,及寻找关键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觉角度。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青促会”基金的资助和支持。
文章链接 jecc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6-018-0787-2
梅奥合作开发新的DNA血液测试可正确识别95%的常见肝癌病例
医谷 / 刘锐 / 2018-06-07
6 月 6 日,据国外医疗学术网站 medicalxpress 报道,来自梅奥诊所(Mayo Clinic)和 Exact Sciences Corporation 的研究人员一起完成了一项 II 期研究,这项研究是将一组 DNA 标记物与甲胎蛋白作为检测肝癌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人员今天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 2018 年消化疾病周会议上展示了他们的发现,梅奥诊所和 Exact Sciences Corporation 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 DNA 血液测试,能够正确识别 95% 的常见肝癌病例。
John Kisiel 图片来源:State Journal
“我们目前用超声波和一种叫做甲胎蛋白的血液蛋白质标记物来检测肝癌,”梅奥诊所的胃肠学家 John Kisiel 说。“不幸的是,这些试验对可治愈期肝癌并不十分敏感,而且大多数需要这种检测的病人都不能很容易地获得这种检测,或者不能经常接受这种检测,使其有效。”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这种联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发现 63% 的肝癌病例。
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常见原因。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新增肝癌和胆管癌的病例数为每 10 万名中有近 9 例患者。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患者痛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Kisiel 博士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方法,使用已知存在于肝癌组织中的异常 DNA 标记。在过去一年对 244 人进行的研究中,他们能够证实绝大多数来自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中存在异常的 DNA 标记,并能精准识别 95% 的肝癌患者,其中 93% 处于可治愈阶段。同时,这些标记物在健康人和肝硬化患者中没有。
Kisiel 博士表示:“我们最兴奋的是,我们的 DNA 标记能够检测到 90% 以上的可治愈期肿瘤患者。”“这是我们认为 DNA 测试与现有测试不同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将是在更多的病人队列中验证这些标记物的血液检测。”Kisiel 博士说。
“我们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来发现新的标记,”Kisiel 表示,梅奥诊所利用梅奥患者自愿提交的样本进行研究,准确地资助这一过程并验证调查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共同的过程。”
但这只是个开始,梅奥诊所的 Kisiel 博士表示,梅奥和 Exact 正致力于确定 16 大杀手癌症的生物标志物。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创建两个测试,每个测试都会对多种类型的癌症进行筛查。粪便检测可以检测胃肠道癌症,血液检测可以检测出许多其他疾病,包括肝癌和肺癌。
原文检索
《Researchers take a step closer to developing a DNA test for liver cancer》
《Exact Sciences, Mayo Clinic say they've developed blood test for liver cancer》
《科学》期刊:肠道菌群竟可引发肝癌疾病
学术经纬 / 2018-05-29
关于肠道菌群和癌症的关系,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大量关注。今年 1 月,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更是重磅出击,同期报道了三篇关于肠道菌群如何影响癌症疗法的论文,在该领域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今年 1 月,肠道菌群与癌症免疫疗法的三篇重磅论文荣登《科学》封面(图片来源:V. Altounian / Science)
而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的科学家们再次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他们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竟对肝癌的发病有重要影响!
科学家们是怎么想到研究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呢?这是因为在人体内,肝脏所接受到的血液,高达 70% 来自肠道!因此,肝脏难免会受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肝脏出现病变的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也会出现变化,暗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这些事实让科学家们决定一探背后的原因。
▲饮用了含有抗生素的水后,小鼠(ABX)更不易罹患肝癌(图片来源:《科学》)
首先,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了解肠道菌群究竟会不会影响到肝癌的发病。在实验中,他们给多种小鼠模型投喂了含有抗生素的水,消灭它们体内的菌群。研究发现,无论是自发产生的肿瘤,还是外部植入的肿瘤,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竟然都出现了明显的缩小!此外,转移到肝脏的肿瘤尺寸更小,数目也明显降低。
为什么对肠道菌群的大清理,竟会抑制肝脏肿瘤的生长呢?为了寻找背后的机理,科学家们将注意力放到了肝脏的免疫细胞上。不出他们所料,在抗生素的处理下,小鼠肝脏里的自然杀伤 T 细胞(NKT)数量明显上升,而且它们正是抑制肝脏肿瘤出现的原因——小鼠一旦缺乏这些免疫细胞,或是这些免疫细胞在肝脏中失活,都会让抗生素的“魔力”失效,小鼠也不再对肝癌免疫。
▲肝脏一旦缺乏 NKT 免疫细胞,抗生素就失去了抗癌魔力(图片来源:《科学》)
下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啥抗生素能促进这些免疫细胞的增长?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这是由于一类叫做 CXCL16 的蛋白质出现了上调。
科学家们敏锐地意识到,CXCL16 的一大控制因素,就是胆汁酸。这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肝脏中形成,能协助降解脂肪。在后续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果然发现在胆汁酸的作用下,小鼠肝脏 NKT 细胞的数目有所变化,从而影响肝脏肿瘤!
▲本研究的图示(图片来源:《科学》)
最后,研究人员们找到了一种特定的肠道菌株 Clostridium scindens,为整个研究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他们提出的模型里,这种细菌在小鼠肠道中参与到了胆汁酸的代谢。在抗生素的处理下,这些细菌数量开始下降,让胆汁酸开始积累。这会促进 CXCL16 的表达,从而提高 NKT 免疫细胞的数目,对肿瘤产生抑制效果。
“我们利用四种肿瘤模型发现,如果你用抗生素去处理小鼠,清除特定的细菌,就会改变肝脏免疫细胞的组成,影响肝脏的肿瘤生长,”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旗下癌症研究中心的 Tim Greten 教授说道:“我们从基础研究中得到的发现,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癌症,并带来更好的潜在疗法。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案例。”
本文题图来自 Science。
参考资料:
[1] Gut microbiome–mediated bile acid metabolism regulates liver cancer via NKT cells
[2] NCI study finds gut microbiome can control antitumor immune function in liver
通过少量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可检测出早期肝癌
据报道,中美科学家团队破解一项世界性难题,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让即使是很早期的肝癌病灶也无所遁形。
上述新检测方法与原来常规的甲胎蛋白检测相比,将早期肝癌的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同时,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疗效,并早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数周乃至数月发现肿瘤的复发。该项新方法已发表在国际学术顶尖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该病起病隐匿,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预后极其凶险;而早期获得诊断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50%以上。
一直以来,海内外的专家们都在血液中寻找合适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现有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虽然在部分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明显的升高,但是其敏感性只有60%左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消化道肿瘤专家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Kang Zhang(张康)一同带领的中美科学家团队在历经五年的探求之后,2017年10月,终于研究出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新方法。
徐瑞华教授与研究团队部分成员
ctDNA相当于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身份指纹,由于ctDNA携带有与原发肿瘤相一致的甲基化改变,理论上可以利用ctDNA的甲基化谱对肿瘤进行诊断。但是,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每毫升血中仅有约20ng,相当于一滴水的亿分之一,并且混杂在更大量的正常游离DNA背景中,在这么微量的ctDNA中检测单个碱基的甲基化水平,好比在机场和火车站的数百万人流中找到个别犯罪分子,难度很大。
中美团队先后攻克了稳定提取微量ctDNA等技术壁垒,终于从40多万个候选位点中分别寻找到10个早期诊断和疗效相关以及8个预后相关的位点,其中,这10个早期诊断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总共1098例肝癌患者和835例健康人的研究人群中显示出高达84.8%的诊断敏感性和93.1%的特异性,还能准确的预测肿瘤的分期、疗效和复发。
而利用8个预后相关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则能准确地预测不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利于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目前肝癌ctDNA甲基化诊断试剂盒的研发预计10月中旬将首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针对的检测对象重点是具有肝癌的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或既往罹患肝癌接受了手术等治疗的人群,进一步会推广到进行常规防癌体检的人群。
这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推广将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徐瑞华和张康教授的团队将继续研究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常见肿瘤中的应用。
肝癌有家族遗传性吗?肝癌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我们过去有时能听到这样的案例,一家几口人都先后患过肝癌, 难道肝癌真的有家族遗传性吗?肝癌的原因和肝炎密切相关,肝癌的家族聚集性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肝炎的相互传染。
肝癌的家族聚集和肝炎传播有关
众所周知,肝炎是有传染性的疾病,我国是乙肝大国,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携带者超过20%。在一个家族中如果出现肝炎患者,他的家庭成员也有可能有肝炎。张军一主任介绍,肝癌的家族聚集性更多的是因为肝炎的相互传染,母婴传播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而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中与肝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乙肝和丙肝。乙肝和丙肝都是通过体液(血液、精液、唾液)传播的,在家庭关系中,母亲如果有肝炎就很容易传染给下一代。但是近年来我国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因为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政策,这就可以有效阻断乙肝在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成年人如果乙肝二对半是阴性的话,推荐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肝癌的高危人群有3类
如何鉴定哪些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第一类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就是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但是病毒携带没有肝功能异常和病毒复制的人群,这些人群肝癌风险要远远高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第二个是有没有肝硬化,有肝硬化的患者是有非常高的肝癌风险的人群;第三个就是抽烟酗酒的人群,肝癌的发生率和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在我国,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几个,第一个是乙肝病毒的感染,或者是丙肝病毒感染,第二个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
哪些生活方式会影响发生肝癌的几率?
大多数肝细胞癌(HCC)发生在之前存在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并且疾病终点为肝硬化。在过去十年中,生活方式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密切联系已被证明。大量富含能量的食物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已经导致了诸如肥胖和糖尿病(DM)等代谢性疾病成为全球流行病。肥胖和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紧密相连,同时也增加了独立于肝硬化的肝癌发生风险。最新数据显示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不仅能够对抗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降低了癌症风险。体育活动在不会造成代谢紊乱的情况下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在这里,我们对肝细胞癌及生活方式做了系统回顾。
癌症是由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生活方式影响着这些相互作用。因此,生活方式如饮食选择、吸烟、饮酒和体育活动对癌症,包括肝细胞癌(HCC)发生有很深远的影响作用。生物进化中忍受饥饿的能力是最突出的选择特征。约50年前,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地改变,变成食物充裕以及缺乏锻炼的模式。而机体生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却没有发生改变。结果就是,我们没能适应我们的新环境,这一不适应导致了肥胖和糖尿病(DM)的流行。肥胖可使肝癌风险增加1.5-4.5倍。甚至儿童时期BMI的增加都与肝癌风险增加相关。糖尿病可使肝癌风险增加2-3倍。此外,使用胰岛素和/或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糖尿病患者可进一步增加HCC发生的风险。这突出表现了生活方式对肝癌发生风险的强烈影响。
吸烟
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相关,尤其是发生于那些直接暴露于烟雾中的器官。吸烟也会增加肝癌的风险。烟草烟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在肝脏中代谢时,可以作为致癌物质被激活。曾有研究报道,肝组织中4-氨基联苯DNA加合物水平与肝癌风险呈线性相关,在对协变量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状态进行调整之后,这一线性关系仍然很显著。在一项大型中国回顾性研究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肝癌患病风险要高;这一风险同样与男性女性及吸烟程度相关。此外,行肝癌切除术的吸烟者的复发率和肝脏特异性死亡率都比较高。
酒精
酒精摄入可导致肝硬化发展,最后导致肝癌。现有证据不支持酒精是肝癌的直接致癌物这一观点。酒精性肝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酒精性肝硬化的5年累积肝癌约为8%。肝细胞癌的比值比随着饮酒量增加呈线性增加,在患糖尿病或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下,肝癌患病率较高。
咖啡
自2002年首次报道了咖啡对肝癌的保护作用,覆盖不同地理区域、不同肝癌病因以及运用不同设计方法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欧洲和亚洲的三个meta分析发现,咖啡减少了40%的肝癌患病风险,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前瞻性研究证实了咖啡的益处。一项纳入芬兰男性吸烟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咖啡摄入(煮沸或过滤)与肝癌发生呈负相关。EPIC研究比较了咖啡摄入量高与咖啡摄入量低的人群,研究发现肝癌的风险下降,危险比为0.28。最后,一项大型多民族以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发现了咖啡摄入的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
肥胖和糖尿病
欧洲南部两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慢性HBV或HCV感染患者中,高膳食血糖负荷与肝癌发生呈正相关。尽管之后的研究发现,这一正相关在无慢性肝炎感染的患者中也存在,但相关较弱,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高危人群中延缓肝癌发展有一定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增加水果摄入量会降低肝癌风险,降低蔬菜摄入量与肝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意大利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水果、牛奶/酸奶、白肉和蛋的摄入量与肝癌风险之间存在反比关系。总的膳食纤维摄入量越高,膳食糖摄入量越低,肝细胞癌风险会有所降低。最后,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依从性与肝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Turati等人研究了来自意大利和希腊的518例肝癌患者和712例坚持“地中海”饮食的对照组受试者的效果。研究发现良好的依从性与肝癌发生率降低50%相关,这一现象在慢性HBV或HCV感染患者中的效果尤为显著。
体育活动
规律的锻炼能减少过度消耗能量密集的饮食的消极后果,包括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和肥胖。体育活动可以预防癌症的这一认识已经激发了这一领域研究越来越大的兴趣。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肝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我们需要基于大量不同层次干预的患者队列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我们还需要关于肝癌发生信号转导途径的更详细的实验研究,这一途径可能与生活方式是呈正(或负)相关。
研究发现藏红花对预防肝癌的效果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肝脏协会的一份研究指出,藏红花预防肝癌的效果显著,研究显示,当肝癌小鼠老鼠使用藏红花的时候,肝癌细胞增殖数量减少,并逐渐凋亡。
据调查,肝癌是第五大最常见癌症,也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杀手。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感染慢性乙型肝炎,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铁过量,脂肪肝,酒精滥用,环境中致癌物接触,化妆品,汽油和加工食品,包括牛奶和肉类产品。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学教授表示:“天然的草药和植物在抗击癌症的时候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先前的研究显示,藏红花有可能成为现成的抗癌物质,藏红花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消炎的作用,抗癌效果也很神奇。”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厘清藏红花对于预防肝癌的作用,以及对防止肝癌恶化和发展时的积极作用。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用肝癌老鼠模拟人类肝癌恶性肿瘤,在长达22周的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对小鼠每日注射75毫克/千克的藏红花,两周后剂量逐渐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发现表明,藏红花可以促进包括肝癌细胞在内的癌细胞死亡,抑制癌细胞扩散,并且阻塞炎症。”
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清除后仍有肝癌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一些人来说,乙型肝炎只是简短的疾病,然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乙肝可能成为长期或慢性的疾病,并会导致严重的肝脏问题,其中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现在,新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清除之后,肝癌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建议有过这种疾病的人应该继续进行检测。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从阿拉斯加原住民中选择了1346名参与者,他们均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研究人员随访参与者长达20年之久。研究小组发现,清除乙肝病毒似乎没有影响患肝癌的风险。
在全球,约有2.4亿人生活在慢性乙肝病毒之中,据估计,每年有786000死于与乙型肝炎病毒有关的肝癌。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乙肝病毒出现间隙不影响肝癌的风险,但这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共同构成的。例如,原因之一可能是HBV DNA的整合进入肝细胞的基因组,这一过程虽然发生在感染早期,但是血液中病毒全部清除后,却持续存在。
研究人员指出:“在对参与者进行血液检测的时候,我们发现大部分参与者在乙肝病毒清除之后,都可以在血液中检测HBV病毒的痕迹。这就提出了一个可能性,乙肝病毒正在进行低级DNA复制和持续集成,因此肝癌的风险才会一直持续。因此,提醒所有有过乙肝经历的人们一定要持续关注自己的健康。
研究发现个体肝癌肿瘤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遗传多样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肝癌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癌症,首先,肝癌基因变化多端,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日,来自新加坡的研究小组在报告中指出,肝癌病人的基因差异有一天会为科学家所用,成为靶向治疗肝癌的依据。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癌症,也是非常致命的癌症,这是因为肝癌早期没有症状,所以,肝癌肿瘤一经就发现到达晚期,治疗已无太大作用。新加坡研究人员表示:“肝癌的迅速扩展和有效治疗正在争分夺秒的比赛,然而,肝癌的发展速度总是让治疗方法望尘莫及。在此次研究中,我们确定了肝癌肿瘤的异质性或者说遗传多样性,这是理解肝癌的关键所在,也是赢得这场比赛的关键步骤。”
在此次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下一代DNA测序技术分析了66组肝癌肿瘤样本,样本来自每个肿瘤的多个站点,以及不同的肿瘤的同一站点。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单个个体肝癌肿瘤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遗传多样性,肿瘤的空间增长模式就像树干的年轮一样,表示着肝癌肿瘤生长时向外扩张的序列。肝癌的发展方式与其他癌症,如结直肠癌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治疗肝癌的方法也应不尽相同。”
“肿瘤的高异质性解释了为什么肝癌的单一疗法无法取得成功,我们的下一个挑战是要考虑如何靶向空间格局,在未来治疗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以应用。”
研究确认抑制过氧化物激酶增殖物活化受体可以治疗肝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都知道,肝癌是癌症中的主要死亡使者。大规模的基因分析都把肝癌与多数分子通路异常调节联系在一起,而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损坏似乎是形成肝癌的最大“幕后黑手”。
肥胖是肝癌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y控制着脂肪的吸收,并且通过调节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储存。然而PPARy是否也帮助肝癌发展目前尚不清晰。
本周,来自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检测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与肝癌形成之间的关系。此次研究中确定了代谢通路的促癌作用,同时确定通过有选择的阻隔PPARy可以阻隔这一通路,预防和治疗肝癌。
最初,研究人员观察到,PPARy表达的增加以及人类肝癌肿瘤的活跃性与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的功能缺失有关,在对小鼠进行的试验中,研究人员找到证据证明肝细胞核因子功能缺失会引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高度活跃,进而导致肝癌肿瘤的形成。
通过药理激活小鼠肝脏模型中的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受体也可以加剧肝癌肿瘤形成,相反,使用过氧化物激酶活化受体抑制剂就可以起到治疗肝癌的积极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说明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在肝癌形成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研究也表明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肝癌的新靶向。
基因突变检测可以提前预测早期肝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地区,80%的肝癌病例都是由于受到真菌黄曲霉毒素的影响。这种真菌通常可以在玉米,花生和其他作物中找到,也是这些地区的主要食品。
近日,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通过干细胞的DNA排序,观察这些细胞是否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这一突变测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识别人们是否具有患肝癌的风险,可能在肿瘤形成的几年前就提前预测出来。
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我们要做的是创建一个指纹,用来衡量是否暴露于致癌的物质中,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测量其他的致癌物。”研究报告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人员曾经发现,暴露于黄曲霉毒素中就会导致基因突变,将DNA碱基鸟嘌呤转化成胸腺嘧啶,这就会导致肝癌。在欧洲和美洲的很多地方,食物供应的管制更加严格,因此黄曲霉毒素的风险也更小一些。在最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想要确定观察黄曲霉毒素是否可以在肝癌肿瘤形成之前预测癌症。首先,研究人员将出生四天的小鼠分成两组,并注射黄曲霉毒素,接下来所有的老鼠都发展成肝癌。研究人员将肿瘤的DNA进行排序,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将肝癌肿瘤形成之前,仅仅暴露于黄曲霉毒素十天之后的DNA进行排序。研究人员又把暴露于黄曲霉毒素小鼠的基因序列与来自全世界的300名患者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发现与小鼠序列匹配的患者有13名,他们都来自撒哈拉以南地区,他们的饮食中存在着黄曲毒霉素。
除此之外,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还设计了简单的测试,血液测试,也可以测试出这种突变。检测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如果早期肝癌肿瘤已经形成,就可以尽快进行手术切除。
这一研究也可以用来研究新的预防肝癌的药物,比如奥替普拉,或者运用食疗改变黄曲霉毒素的相关食谱,在中国,科学家正在测试是否花椰菜芽茶是否可以帮助防止这种类型的肝癌,比如西兰花中的化合物也可以阻止黄曲霉毒素引起的突变。
抗肿瘤药物Cyramza在肝癌研究中表现不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礼来制药公司(Lilly)抗肿瘤药物Cyramza在一次肝癌研究中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继续延续其临床试验结果不甚明了的历史。
与安慰剂组相比,今年刚被批准用于治疗胃癌的Cyramza能够改善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但尚无足够大差异能够达到该试验的主要终点。
目前,它正在作为一开始就接受过拜耳制药公司(Bayer)Nexavar(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无效的肝癌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进行着相应的研究。
2008年礼来制药公司(Lilly)通过收购ImClone Systems将Cyramza(ramucirumab)收购,而该药物一直被认为用于肿瘤治疗大有前途,因为它具有治疗多种癌症的潜力。
Cyramza(ramucirumab)除了被批准在胃癌中使用之外,该药在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也显示为阳性。然而,Cyramza已经在乳腺癌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宣告失败,最近的这次关于肝癌治疗的最新研究结果,又进一步限制了该药物的治疗潜力。
尽管Cyramza用于肝癌治疗的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但礼来制药公司(Lilly)医疗事务及产品研发部高级副总裁Richard Gaynor还是对Cyramza用于治疗一组特定肝癌患者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我们对Cyramza的整体疗效感到鼓舞,特别是将其用于特定亚群中。”他说道,“我们计划与监管部门讨论一下这些结果。”
调查显示人们对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因认知较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J&J)子公司Janssen EMEA提供支持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六人当中只有一人知道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而肝癌是第六大最常见癌症。
在世界肝病联盟、欧洲肝病患者协会和国际肝癌协会的支持下,这项研究还发现,公众对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认识较低。
在接受调查的5,000人当中,多达十分之九十的人(91%)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同时,受访者也缺乏对肝炎传播途径的了解。
超过半数(56%)的受访者无法确定肝炎的症状、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只有不到半数(49%)的人知道有乙肝疫苗,分别有45%和50%的人知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可以治疗的。
此外,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知道丙肝是一种可能治愈的疾病。关于对丙肝的认识方面,土耳其和英国这两个国家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土耳其大部分人(76%)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最多,而英国(48%)对此领域的意识则最低。
“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意识缺乏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欧洲肝病患者协会政策主任Achim Kautz说道。
“为了提高肝炎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提高公众对肝炎病毒的认识非常必要。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肝炎的严重性,才能够积极评估他们是否存在被感染的危险,并自觉自愿地接受相关检测,”他补充说道。
FDA正审查Regorafenib是否可作为肝癌二线治疗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FDA已经授予拜耳制药公司(Bayer)用于治疗难治性肝癌的Regorafenib优先审查地位,这一最新适应症或许有助于阻止该药物销售额的不断下降。
Regorafenib——作为大肠癌和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治疗药物Stivarga上市销售——因为受到竞争的影响其销售额在2016年前九个月下降了16%(相当于1,980万欧元)。FDA正在审查将其作为一种被称为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肝癌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
这项备案是以RESORCE临床试验结果为基础的,该试验结果表明,那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以及在肝癌早期就已经接受过Nexavar(索拉非尼,拜耳制药公司)治疗但病情仍然不断恶化的肝癌患者使用Regorafenib进行治疗后能够提高其总体生存率。
肝细胞癌(HCC)是拜耳制药公司(Bayer)收购Stivarga所获得的除了其原有的用作结肠癌辅助治疗的适应症之外的又一全新特许经营的关键性适应症。这项批准将Stivarga作为Nexavar(索拉非尼)的一种备用药物,后者仍然是唯一批准在美国用于治疗肝癌的治疗药物。
像Stivarga一样,Nexavar(索拉非尼)也因为竞争的影响使其2016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下滑了2%(相当于6,460万欧元),将其作为肝癌一线和二线治疗选择可以有力提升其整体特许经营状况。这一点很重要,Stivarga是拜耳制药公司(Bayer)预计能够实现其达到100亿欧元销售顶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肝癌是一种世界各地导致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在美国都有吃过30,000例新确诊的肝癌病例,”拜耳制药公司(Bayer)研发部主管Joerg Moeller博士说道。
“Regorafenib在美国获得优先审查对于肝癌患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它为我们努力将这种治疗药物尽早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他补充说道。
400-115-9958